山东邹平:乡村振兴与工业转型协同发展
近年来,山东省邹平市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走出了一条“农业夯实基础、工业培育新动能、环保倒逼转型”的融合发展之路。邹平作为滨州市下辖的县级市,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,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县和工业发展区域,其近年来的探索经验对县域经济转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。
农业作为邹平的传统优势产业,一直是区域发展的基石。当地依托黄河水系与肥沃的土地资源,重点发展了高效生态农业、绿色农业,特别是在果蔬、粮食和畜牧养殖领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。邹平市政府持续优化农业产业链,通过品牌建设强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例如,以“邹平苹果”、“邹平冬枣”等特色农产品为引领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带动了农产品加工、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成长。2021年,邹平市农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,农业贡献率持续提升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。
与此同时,邹平的工业经济也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。近年来,机械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,传统产业也逐步完成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转型,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龙头,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在“亩产效益”评价体系的引导下,全市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,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。特别是在“双碳”目标的推动下,邹平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,大力发展光伏、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,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。中国(山东)氢谷邹平基地的建设更是成为该市工业转型的一大亮点,致力于打造氢能源产业集群,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。
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一直以来是邹平发展的重要抓手。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,该市积极推进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治理,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。化工园区集中整治、无废城市创建、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等工程的实施,显著提升了区域内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。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增强了民生福祉,也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与高质量企业入驻的重要名片。
值得一提的是,邹平市政府在“数字政府”建设方面的探索也为区域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新动力。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和社会治理精确度。这些探索为县域治理创新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。
总体而言,邹平市在复杂的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双重任务下,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稳步增长。农业、工业、环保“三轮驱动”的发展模式,丰富了县域协同发展的内涵和方法。未来,随着新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,邹平有望在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工业发展的融合中,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目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