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安岳:柠檬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《安岳扶贫日报》《内部参考今日报道》
导语: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,四川安岳县凭借雄厚的柠檬产业基础和山地特色农业优势,进一步完善柑橘种植体系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,并发展以石刻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产业。全县脱贫攻坚成果显著,13万农业人口依托产业链实现直接或间接就业,初步形成“果旅融合、农能互补”的现代县域经济新格局。
---
主体段落:
一、柠檬产业:从基地化生产到品牌化出口
作为中国早熟血橙优势产业带的核心区,安岳县年均种植柠檬、蜜柑、沃柑等300万亩,商品果流转率达95%。今年初,当地“安岳丑柠檬”通过地标认证,在欧美市场畅销超10万吨,出口额同比增长37.8%。配套冷链物流覆盖全国23个省份。“我们正推进数字化管理系统,监测病虫害、土壤墒情,实现增产增收的双向转化。”安岳农业农村局首席专家姚绍勇介绍说。
二、能源结构:林下光伏点亮脱贫路
在柠檬主产区龙台镇,成片柑橘林下嵌入70兆瓦扶贫电站,已累计发电4.5亿千瓦时,直接惠及120个村集体。“光伏+林果”复合模式既保护生态,又给果农带来每年每股0.6万元的股金分红,全县累计脱贫人口未发生返贫现象。
三、文旅融合:石刻文化与乡村旅游共振
全县范围内的玄武岩石刻群是中国南域摩崖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安岳推动“快活林”生态旅游线路开发,将石刻景点与田园综合体串联,202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,带动土特产加工、民宿餐饮等三产融合发展,年均增长12.4%。
---
结语:多环联动释放脱贫动能
通过种植、加工、旅游、能源四位一体发展模式,安岳创造了“三次产业协同赋能”的县域专属路径。县域2024年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58亿元,其中农业税收贡献占比超过60%。下一步,当地正筹备打造全国首个“柠檬生物炼厂”项目,预计将带动千亿级产业链延伸。
>> 本专题还将围绕安岳的“柑橘智能分选系统”“竹编工艺非遗传承”等主题进行深度报道。
注:文中数据及发展成果均为据公开资料合理模拟,力求在虚构与专业性间取得平衡,如有雷同属巧合。


